“工作”“情绪”“亲密关系”......这些词目前在各类平台搜索的次数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你是否能主动察觉到自己内心的困扰?
或者,你是否正在为自己的心理问题所挣扎?
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和朋友断开联系,不回复消息
不想出门,不想活动
这是抑郁典型的低能量、低动力以及低投入,或是高度焦虑者普遍存在的恐惧及回避,以及人们想要掩饰的其他问题。
是心理出现问题的预兆。
长时间持续的压力,如长期的健康问题或长期失业,往往会产生累积效应。随着压力的增加,我们的身心最终会感到挣扎,我们的神经系统也会持续保持高度警惕,最后甚至会导致危及生命的后果。
可能平常你也会因为懒惰推迟任务,但这种难以完成更多的是消极想法。
“我就是看不到事情有任何改善。”
“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我。”
“毫无意义的——情况永远不会好转。”
失去希望会降低我们寻求帮助的意愿,以及会使我们不愿意将精力投入到能让我们感觉更好的活动和关系中,并且增加自杀的风险。
想要谈一场恋爱,但又不敢和异性相处
对方想要进一步,自己却退缩了
一个人婴儿时期需求的满足状况,将决定他们成年后的情感类型,并且很容易伴随终生。心理学家们把情感类型分为四种: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和混乱型(焦虑逃避)
安全型容易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绪,也比其他类型的人更接受独处、更独立。焦虑型自身非常缺少安全感,往往经常需要爱人或家人不断表达爱意和肯定,才能消除他/她内心深处的不确定感,表现为经常跟人抱怨异性这不好那不好,内心却又渴望对方的关注。回避型在亲密关系中非常依赖,但又以自我为中心,很恐惧给出承诺。混乱型不仅害怕进入亲密关系或作出承诺,也完全不信任任何人,尽管内心十分渴望他人的关爱和认可,却又十分蹊跷的以攻击性行为,将试图靠近他们的人吓跑。
首先要学会自查,了解自己的情况,然后可以选择合适的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其实不仅仅是心理的“修复”,更可以被看做是心理的“健身”。
也许目前你感觉“还不错”,但希望你想“变得更好”,也请相信自己一定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