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科 / 性格孤僻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1353天前 | 2108 次浏览 | 分享到:

性格孤僻孩子的特点
 
      孤僻指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群索居的心理状态。孤僻的人一般为内向的性格特点,除了说话很少,表情变化较少之外,主要的表现是不愿与他人接触,待人冷淡,封闭自己的内心,喜欢独来独往。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的心理。在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上显得胆小、退缩、懦弱。性格孤僻的人疑心较重,容易神经过敏,喜欢独来独往,也常常为孤独、寂寞和空虚所困扰。孤僻的孩子缺乏同伴,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内心苦闷,压抑,沮丧,容易消沉、颓废、不合群。具体表现为:
  1.言语方面异常。表现为不喜欢讲话,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不跟人打招呼也不主动关心他人。
  2.社会交往能力和行为异常。表现为与亲友之间的不亲近,对社会交往兴趣不足,不爱与伙伴一起玩耍。
 
      性格孤僻怎么办?
    (1)正确进行家庭教育
儿童首先是在家庭中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的,儿童会在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中学会获得爱与表达爱的方式,学会基本的交往方式。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要求过严。指责过多会使孩子畏首畏尾、谨小慎微,过分溺爱则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家长教会孩子交往技巧,优化性格,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文艺等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开放自我,真诚坦率地对待他人。
      (2)正确认识自己。
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孤僻的危害;另一方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努力寻找自己的长处,也要承认自己的短处。
孤僻者一般都对自己认识不全面。有的指看到自己的长处,不屑于与他人交往;有的则过于自卑,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交往中怕被别人讥讽、嘲笑、拒绝,从而不与别人交往。 这两种人都需要重新看待自己,多与别人交流思想,沟通感情。
     (3)正确看待交往挫折
不要因为交往中的一两次失败,就对人际交往失去了信心。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要相信大多数人都是真诚友好的。即使遭遇人际拒绝,也不要丧失与他人交往的意愿。 

      性格孤僻是如何造成的?
      (1)本人气质因素。先天适应能力差,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
      (2)童年不幸经历的影响。研究表明,父母离异是威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过早接受了人世间的烦恼、郁闷、焦虑的不良体验,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一道很深的伤痕。他们封闭自己,是害怕受到更多的伤害。此外,一些比较特殊的环境,比如亲人的突然离去,或父母当着孩子的面经常吵架,或对孩子太过严厉,也会使孩子变得不愿与人接触,出现退缩、孤僻等现象。
      (3)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力和方法,在人际交往中常经受挫折。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斯认为,很多儿童与他人的交往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他们在生命的早期,没有学会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从而也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别人交往。而这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遭受失败。随着这种失败次数的增加,他们的自主性会受到伤害,渐渐也就不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