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灯操纵”(gaslighting)一词自特朗普上台后变得广为人知,以致牛津词典将其提名为2018年热词之一。
煤气灯操纵不仅渗入词典,还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手段之一。安德森·库珀(Anderson Cooper)的晚间新闻节目《安德森·库珀360》(Anderson Cooper 360)有一特别栏目,叫作“我们把煤气灯开着”,旨在揭露政客的谎言。
通俗地说,煤气灯操纵指通过否认事实、受害者的周边环境或感受以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实。被操纵的人会否定自身认知和感受,以及生而为人的基本。
如果妻子跟丈夫说他正在逃避育儿责任,丈夫拒绝承认曾发生这种事,那么此时丈夫就在进行煤气灯操纵。我们或许都曾被总统或其他政治人物操纵过,但更可能沦为身边之人的木偶。
在我们的一生中,大多数人都会在某些时候被操纵,因此,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识别这种诡计、破坏这一牢笼、将其带来的心理影响降至最低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毫无察觉、听之任之,煤气灯操纵可能会让情绪和心理健康百孔千疮,有时还会威胁生理健康。
我是一名执业精神分析学家,也是耶鲁情商中心的副主任。多年来,我和数百名经历过煤气灯操纵的人交谈过。我在2007年出版的书中创造了“煤气灯效应”一词,指代随着时间推移,持续深陷煤气灯操纵牢笼的长期后果。今年早些时候,我的书再版了,当时煤气灯操纵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更具体地说,特朗普政府不断抛出谎言,而支持者却以其歪曲事实和玩弄手段为荣。
“煤气灯”一词源于英国剧作家帕特里克·汉密尔顿(Patrick Hamilton)1938年完成的悬疑惊悚剧。后来,该剧被改编成电影,由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和查尔斯·博耶 (Charles Boyer)主演,并于1944年上映,得到热烈反响。在这部电影的情节中,丈夫格里高利操纵着爱慕、信任自己的妻子宝拉,对她洗脑,令其不再相信自己对现实的感知。
在一段关键情节中,格里高利将煤气灯放在阁楼上,制造忽明忽暗的效果。当宝拉问起煤气灯为何闪烁时,他坚称并无此事,一切只是她的幻觉,致使宝拉质疑自己的认知。煤气灯操纵一词由此而生。
该词在为人们熟知之前就出现在学术论文中。早在1980年,就有研究女性社会化的学术论文使用了该词。专家猜测,女性被培养成渴望亲密关系和联结的个体,这种状态使得她们极易沦为感情压榨的对象,这也正是煤气灯操纵的本质。
我们尚不知晓该词何时进入大众心理学领域,但它现已频繁见于伴侣咨询及心理自助书籍,以描述一种特定的不健康关系。
人际关系中的煤气灯操纵通常建立于既有的权力状态之上。尽管煤气灯操纵在亲密关系中最为常见,但它可能发生于任一种关系中——只要一方对另一方十分重要,导致有一方不想让对方失望或失去对方,这个对方可能是领导、朋友、兄弟姐妹或父母。煤气灯操纵存在于权力不对等的关系中,受害者通常为施害者提供力量,通常还有崇敬。但问题在于,一个人如何能成为操纵者?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该如何识别?识别后又该如何应对?
煤气灯操纵中的权力探戈
数年前,我接待了一对夫妻——詹妮和丹(均为化名)。他们四十多岁,事业有成,住在费城。煤气灯操纵初现端倪前,他们沉浸于甜蜜的新婚生活。后来,丹开始频繁说詹妮没有对他们的经济状况做出任何贡献。一开始,詹妮没把这当回事——尽管她确实不善于储蓄,但当时她赚得多,也贡献了自己应给的那一份。她将丹的尖酸说辞视为“可爱”的玩笑话,并一笑而过。
之后,他们生了孩子,决定让詹妮当全职主妇,而丹换了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经常出差。那时詹妮开始觉得丹日渐冷淡,但丹对此嗤之以鼻。她还注意到,丹在出差时会从共同账户中提取大量钱款,在家时却坚称手头很“紧”。
她与丹对质,认为他出轨了,但丹却只说她“胡思乱想”。詹妮反驳时,他不断地说:“你根本不懂理财。难道这不是你早就知道的吗?”
詹妮对有关钱的事情越来越焦虑,深信这不是她的“强项”,只要她过问丹的花销,他就会轻蔑地反击,说她管钱管得一团糟。
久而久之,詹妮更加相信丈夫出轨了,但她不再当面问,这让她更为焦虑。她莫名觉得自己越来越没有资格过问他的生活——毕竟,她确实不会管钱。
他们停止了夫妻咨询,声称费用太高。
我最后一次收到詹妮的消息时,丹已经承认出轨。詹妮一直想,丹出轨是不是她的错,因为她不会管钱而给他带来了“伤害”。
我在执业生涯中看过无数像詹妮和丹这样的情况。在存在煤气灯操纵的案例中,通常既有具体的指控(丹在外面花了很多钱),也包含情绪上的抱怨(詹妮指出丹在疏远她)。
后一种情况代表了一种重要的煤气灯操纵技巧:忽视伴侣的情绪和感受是为了否认他们眼中的真实。持续否认伴侣在某种情况下的感受非常有效,这等同于说他们的认知是错的。这样一来,情感的切断会让伴侣相信他们是在想象或“编造”不存在的情节,而他们的感受或经历其实是真实的。
2014年,马修·扎瓦兹基(Matthew Zawadzki)博士在相关研究文章中指出,煤气灯操纵技巧“从根本上破坏了一个人发出异议的立场,他/她因此失去一切可能说出真正相左意见的机会”。
是什么令我们变身煤气灯操纵者?
对于像丹这样的操纵者,煤气灯操纵可以令其控制关系,以阻断冲突,减缓焦虑,重新获得掌控感。他们借此推卸责任、摧毁对方,却能让对方死心塌地、不离不弃,且对方还会急迫地讨好操纵者——或努力为自己辩解。
人们可能生来外向或内向,但并非天生就是操纵者。他们可能通过社会学习而学会操纵。他们目睹过、感受过其威力,或者偶然知晓这一诡计并将其视为潜在工具。这是一种自我规制和共同规制的认知策略。老实说,这确实有用。
操纵者可能并不知道他正在采用计谋或操纵别人。他缺乏自我感知,可能只是认为自己在坦率直言,或是大言不惭地说着“事实如此”。
比如,如果操纵者半夜归家,伴侣问其去了哪里,操纵者可能会指责伴侣对回家时间管得太多了,然后会反问“告诉某人出问题了,这难道有问题吗”以证明自己有理。这是他解读为什么伴侣对他的晚归感到不满的方式,并心安理得地将谈话尽快结束以蒙头大睡。
操纵者也是人。对于很多人来说,煤气灯操纵可能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沾染上的坏习惯。如果操纵者的伴侣、朋友或父母愿意付出巨大心血,改变和操纵者争论或互动的方式,那么改变是可能的。但这一改变十分艰难,因为他们会不断将你从你眼中的现实拉扯而出。
如何识别煤气灯操纵陷阱?
请看下面的列表。如果任一句话让你产生共鸣,你可能正处于一段有着煤气灯操纵的关系中,并需要进一步观察。
1.识别问题。识别问题是第一步。确认你和伴侣、朋友、家人、同事或领导之间的状态。
2.厘清事实,分辨谬误。在日记中写下你们的对话,这样能帮你更客观地看待。这段对话何时开始偏离真实?看过文字之后,写下你的感受。警惕那些否认你的感受的信号。
3.判断你和对方之间是否有权力争斗。如果你发现同样的对话反复发生,但你似乎无法说服对方认可你的想法,那么你可能被操纵了。
4.参与心理训练以转变心态。想象你自己不在这段关系中,或更疏远地维持着关系。重要的是要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即使这会令你紧张。仔细想想当你拥有真实的自我、社会支持和完整性时的光景。
5.允许自己去感受所有感受。接受并认可自己的感受没有任何毛病。我建议你跟踪记录自己的感受。可以考虑用我和马克·布拉克特(Marc Brackett)开发的情绪测量仪(Mood Meter)软件。记录能助你了解情绪、发现情绪反复的规律,让你能知晓触发某种情绪的诱因,这对调整心态大有裨益。
6.允许自己放弃某些东西。难以逃离一段充斥操纵的关系的部分原因在于,操纵者也许是你做出承诺的对象,比如最好的朋友、母亲或兄弟姐妹,因此逃离的过程充满伤痛、遍布荆棘。但无论另一方是谁,你都可以丢掉这一段不健康的关系。
7.向亲近的朋友倾诉。问问他们你是否不太像自己了,对伴侣的行为做真实性检查。要求朋友必须客观诚实。
8.聚焦于感受,而非对错。我们很容易沉迷于试图证明自己是对的,或者无休止地回想到底谁是对的。但是你的感受比区分对错更重要——如果你们的对话让你感觉糟糕或自我怀疑,那么你需要多加注意。在一段关系中感觉身心快乐比谈话中的对错更重要。
9.记住你无法控制任何人的意见,即使你是对的。你可能没办法让朋友、领导或伴侣认可你并不敏感或不强势,诸如此类。你需要戒掉这种尝试,否则这会越演越烈、令人失心。而你唯一能掌控的人,只有你自己。
10.对自己抱有怜爱之心。就算你身处健康关系之中,这一点仍然很难。但如果你并不自信坚强,那么你的质疑、善良和爱更容易予你以伤害。关爱自己会带来疗愈效果,帮你更好地做决定。是时候好好对待自己了。
© Health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