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完了吧,钱花光了吧,微信少了吧,没人理了吧,该上班了吧。
不管你愿不愿意,春节假期就要结束了,大部分人明天都要上班了,不按时签到领导就要扣你工资了。
作为打工人的你,要在春节长假后极度不适应的节后综合征里,拉着脸、揉着眼、捶着腰、非常不情愿地迎来2022年最难受的一天——2月7日这一天,面对内心里不怎么喜欢但为了碎银几两必须面对的领导和同事了。
和大家从心理学的角度,聊聊工作的真相了——
Part.1
抓不住5分钟,
你将失去一整天
不管是学生,还是打工人,要想在玩的时候,玩得尽兴,做事的时候,干得漂亮,都要学会运用5分钟定律。
我能拖到什么时候就拖到什么时候,只要不拖死,就往死里拖……”
所有称得上“自律”的人,基本上都是“5分钟定律”的忠诚执行者:
开学或上班的第一天,先安静下来,给自己手头的任务,设置一个顺序,看看这一天或这一段时间,要达成哪些目标。
从最容易的那件开始做起,在很快就能获得结果的喜悦里,进入到干事儿的状态,并在成就感的激励里,投入到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5分钟的专注里。
Part.2
恐惧,
来源于我们的想象
这个春节,我在长胖了2公斤的同时,也一直在替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内心的恐惧和压力,到底有多少是事实本身所致,又有多少是我们内心的想象投射而来?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真正称得上恐惧的事情,其实并不多。
问自己,这件事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必须面对最坏的结果,我要为面对这个结果,做什么样的打算→接受事实,保持内心的平静,想办法改善最坏结果。
但孟晚舟对父亲任正非说,她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如果一直回不了中国,那她就在“狱”中读个博士出来。
孟晚舟是甲状腺癌患者。但她每次出庭,都面带笑容,从容不迫,步伐铿锵,用身体语言向所有关注她的人传递这么一个信息:
她不畏恐惧的心态,不仅灭了敌人的气焰,而且让我们安心,并最终在祖国的不放弃和华为的不屈服中,如期归来。
对付恐惧的最好办法,是想透一件事的前因后果,而后接受最坏的结局,尽最大的努力。
Part.3
人生最难受的,
是发生在内心的战争
春节长假里,我接受最多的两类倾诉,一类是家庭婚姻,一类是工作选择。
有个女读者给我留言,说她原本和单位一个同龄的女同事,关系很好。
她想警告女同事,嘴下留德,但又怕伤了和气。她想忍耐,但总有人给她私下说,女同事如何诋毁她。
但真相是,给我倾诉的女读者,因为缺乏决断力和领导力,而陷入了内心的战争中:
要么,不理她,无视她,就当她不存在,干好自己的事儿,继续往上走——你走得足够远,站的足够高,那些看不惯你的人才像死了一样销声匿迹。
要么,把她单独约出来,敞开聊聊,找到问题症结,堵住她的烂嘴——你现在比她高一级,是她的领导,还治不了她?!
左右为难,左右为难,忐忑不安,忐忑不安,一辈子就在唯唯诺诺中耗尽了。
Part.4
别拿过去的痛苦,
惩罚今天的自己
春节,我必须要好好陪陪家人——结果只顾和狐朋狗友说大话吹牛皮……
“曾经有7天长假摆在我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对7天长假说出那三个字:‘我珍惜’。”
亲爱的朋友啊,压死骆驼的根本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它背负了太多昨天的稻草。
春节本来就是开心放松的,何必给自己设置那么多“必须”,更不必在懊恼和自责中,浪费掉崭新的今天。
接下来的日子里,你不慌不忙地做好自己,按时休息,每天读10分钟书,对家人多些耐心,一样是棒棒滴。
Part.5
不是别人伤害了我们,
是我们的愿望伤害了自己
工作中1%的烦恼,来自于工作的难度,99%的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因为对领导、同事和合作伙伴,匮乏契约精神,掺杂太多感情的期待。
一旦对方只讲规则不谈人情,或者对我们的态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差,我们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伤害。
Part.6
再糟糕的事情,
也有积极的意义
没有糟糕的事情,只要我能从这糟糕里,打捞出真实且勇敢的自己,我就赚了。
怀着这样的心态去看待身边发生的每件糗事、坏事和烂事,总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恰如这两年的疫情,让我们太多人举步维艰,痛苦不堪,跌落困境。
但我们学会了局限求生,并在这汹涌的病毒肆虐中,懂得了敬畏和修行。
Part.7
闲着,
很难得到持续而强烈的快乐
说的是,2020年8月,冬奥会开幕式点火仪式创意会上,张艺谋激动地说:
“说了很多小火大火的方案,凌晨4点我突然想到插火炬的方案。雪花就是利用凹凸观念卡合上的,那火炬也可以直接卡上去,这是全世界第一次。”
他每天两点左右开始工作,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连续的事宜、连续的会议、连续的压力……
助手不堪其苦,只能仰天长叹,因为张艺谋竟然晚上十一二点还要回工作室继续劳动,马不停蹄,这是他习以为常的节奏。
2008年奥运会时,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只休息三四个小时,依然精神抖擞。
他常常开会到深夜,搞得助手只能给会场所有参会人员群发短信:“哪位好心的同志勇敢站出来,跟导演说一声,让咱们去吃晚饭吧。”
他研究剧本,讨论方案,宵衣旰食,直到身边的人都累得人困马乏,他的两只眼睛还像探照灯一样来回扫射,为刚刚得到的一个灵感兴奋得手舞足蹈。
张艺谋出生于1950年,和我父亲是同龄人,算是我这代人的父辈了。
看到70多岁的他,还这么“老谋深算”,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旺盛精力和专注的心流。
心流,是心理学上的词汇,指的是一个人在行动和创造时,那种全神贯注、乐在其中的心理现象。
人生最好和最坏的体验,都不是在荒废光阴中得到的,而是在专注中得到的:
要么专注地爱一个人,要么专注地做一件事。
亲爱的朋友们,春节已过,春天已来,春花已开。
是时候,干起来。
我们成不了张艺谋,也大概率成不了孟晚舟,但我们要明白:
工作,是谋生的手段,也是修行的功课。
愿看到这篇文的你,从5分钟专注开始,用行动打败恐惧,减少内心的冲突,降低对他人的期待,多做建设自己的事情,获得幸福的心流,从或糟糕或美好的事情中,得到经历的馈赠。
加油。
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图文只为交流分享,源自网络的图片与文字内容,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有疑问敬请联系我们,我方将在24小时内撤销版面,联系电话:0512-65723873)转载已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