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五年,但一个好的家长,足以改变孩子的人生。
《人民日报》曾刊文,告诉各位家长: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师的事,更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01 父母负责,孩子出色
《奇葩说》中,颜如晶曾说: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观众。
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孩子是彼此最重要的陪伴。
图片来源:电影《爸妈不在家》
然而很多父母,觉得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可以了,殊不知,老师虽传道授业解惑者,却养不成习惯,讲得了道理却训不成人格。
良好的习惯、读书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人格、长久的幸福感,是孩子在成长中必须具备的。
需要父母在家中帮助孩子一点点养成。当孩子长大了,与你渐行渐远,才后悔莫及。
教育孩子不能图省事,不能怕麻烦,这世界上越是重要的事情,就越麻烦,越耗费功夫。
02 父母严格,孩子自律
当父母把教育孩子放在首位,孩子的人生才能不留遗憾。
就像杨晨煜,高考双科满分,打破广西自恢复高考以来的最高分记录。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她就手把手教他养成习惯,时时刻刻地盯着他。
害怕打扰孩子,她就放下了手机,放弃了娱乐,把全副心思放在儿子身上。
「监督的过程很痛苦,但等到定型以后,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父母牺牲了无数的娱乐、休息,倾心陪伴、严格教育出来的。
有时候狠心「逼」孩子一把,才会知道孩子有多优秀。
03 父母管教,孩子优秀
远古记载:舜耕地,牛不走道,舜鞭己不责牛。
牛不好好耕地,舜为什么要鞭打自己,而不是鞭打牛呢?
因为牛走得不对,是人没有引导好,它自己是不知道的,但人知道该怎么引导它。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任性的阶段。
可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强,父母教他规则,他就知进退,父母教他善良,他就懂人情,父母教他礼仪,他就识大体。
父母不妥协、不包庇、不纵容,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我爱着你,但是我绝对不会纵容你。
04 父母垂范,孩子受益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过:要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要孩子不做的,父母首先不能做。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大师,善于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爱学习的父母,很少会养出讨厌学习的孩子,从不学习的父母,很少会养出积极上进的孩子。
孔子说过:其身正,虽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若父母总是「手不离机」,已经无声地向孩子传达:我觉得玩手机比学习更重要。
与其给孩子讲大道理,不如给孩子做好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最有意义的教育方式。
如今的教育,到底要拼什么呢?
拼家境?拼地位?还是拼工作或者学历?
都不是,孩子之间真正比拼的,是父母的教育观念。
49 岁的朱腾强,在天命之年顺利通过司法考试,登上了热搜。
他之所以参加这个「天下第一考」,只为了跟学法学的女儿聊天。
朱腾强女儿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大四学生,为了跟女儿有共同话题,他决定自学参加司法考试。
看到爸爸这么努力,女儿也对法考充满信心。
目前,她已经保研到北京大学攻读法律硕士。
更让人佩服的是,朱家全家都是学霸,朱妈妈计算机专业跨考了 CPA。
少有孩子一出生就是天才,父母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这场爱的旅程里,唯有互相成就,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投资自己,懂得和孩子一起成长。
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图文只为交流分享,源自网络的图片与文字内容,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有疑问敬请联系我们,我方将在24小时内撤销版面,联系电话:0512-65723873)转载已授权